扭轉彈簧的扭矩,使用專用扭力計。扭力計的基本測量原理如圖所示。外力F施加在扭轉彈簧一端的力臂R上,形成力矩FR,在此力矩作用下,通過扭轉彈簧另一端的力臂R給扭力計以作用力F2,從而測得力矩,也即彈簧所受扭矩F2R2 =FR。一般力臂長度R2為固定值,因此僅測量力F2即可。F2的測量原理與拉壓試驗機的原理類似。
測量扭矩時,扭轉彈簧心軸的尺寸必需適宜,應使彈簧內徑與心軸保持一定的間隙,避免彈簧在變形時內徑的收縮引起的摩擦力和摩擦扭矩,而影響測量精度。但是心軸也不能太小,否則造成外力矩與測量力矩平衡中心的偏移,使力矩的測量產生誤差。若R一R2=R,則F=F2。當中心偏移量0.1R時,則F=1.22F2,若中心偏移最量0.2R,則F=1.5F2,此兩種情況分別產生22%及 50%的測最誤差,由此可以看出,平衡中心稍有偏移,產生的測量誤差就很大。
盡管使扭轉彈簧內徑與心軸保持一定間隙,但測量時,彈簧與心軸及簧圈之間難免要產生一些摩擦,因此扭力矩的特性曲線中,加載力矩較實際力矩大,卸載力矩較實際力矩小。所以測量時,應測出同一扭轉角,所對應的加載和卸載的兩個扭矩T,再求其平均值,這樣可以減少摩擦力的影響。
扭轉彈簧扭矩具體檢測程序如下:除圖樣另有規定外,在檢測前先將彈簧扭轉到許用彎曲應力相對應的扭轉角度三次;彈簧穿在測試心棒中,心棒直徑要求略小于彈簧內徑,在彈簧扭至規定角度時不發生咬住心棒現象,必要時心棒表面可涂潤滑油,減少彈簧內徑與心棒的摩擦力:固定一端扭臂,轉動彈簧扭矩試驗機手輪,使活動桿與另一扭臂相接觸,此時扭矩試驗機的讀數To~0.05T;記錄T,及角度讀數,繼續轉動手輪,使扭角變化達到規定的數值;輕輕敲打彈簧使彈簧內臂與心棒摩擦力減至最小,并記錄扭矩試驗機的顯示數值T;得彈簧扭矩T=T-To。
彈簧扭轉剛度的測試 取許用彎曲應力30%和 70%附近兩點所對應的角度并測出相應的扭矩計算可得彈簧剛度。